深一度·乡村农文旅观察②丨研学游开辟农旅融合“新生带”

在生机盎然的春天里,走进生态绿地,观察野生动植物的繁衍栖息;走进田间地头,体验传统农事活动的乐趣;走进历史遗迹,感受乡土文脉源远流长……贴近自然、探索未知,让孩子们在接触、认识和实践中获取新的知识,正是当前研学热潮产生的原因。

打开城市的茧房,乡村赋予了研学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研学热潮与乡村文化的碰撞,擦出的是乡村振兴的火花。


研学,带来的是什么?

乡村旅游供给侧改革

农旅融合发展新动能


“广西金蛋”“南美车厘子”“黑糖芭比莲雾”……这是嘉兴易久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这一季果园”新种植的热带水果。目前,该公司种植的热带水果品种已达到20余种。

“崭新的种植品种和种植模式,吸引县内外很多人来此开展研学活动,仅去年就接待研学人员过万人。”董事长陈学锋告诉记者,研学活动带来的不只是人气,还有“真金白银”的收入。

陈学锋是嘉善本土“农创客”,他在惠民街道新润村开辟了1200亩户外场地和3600平方米室内场地,创立“这一季果园”,构建集水果种植、休闲采摘、研学教育、劳动体验、农产品电商服务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新模式。

为配合研学活动,“这一季果园”加大硬件投入,添置了许多知识教育普及类设施设备,提升果园配套服务能力。

研学活动在促进农旅融合发展的同时,还有效推进了我县乡村旅游的供给侧改革,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能力。

去年,大云镇十里水乡积极心理研学基地联合云澜湾温泉积极心理研学基地推出2023年暑期“积极心理研学旅行二日游”,引领嘉兴地区中小学生踏上“心”途,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为配合心理课程的有效开展,大云镇整合景区、村、馆等研学优势资源,大力推进积极心理研学实践基地空间再提升。融合布置十里水乡景区非遗文化与积极教育,翻修碧云花海景区研学中心,为歌斐颂巧克力小镇景区营造积极教育氛围等,逐步形成多维联通的积极心理研学空间。

大云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峰表示:“空间提升后,我们打造了四条积极心理研学路线,极大丰富了大云旅游的内涵。”


研学,研的是什么?

传统文化  红色文化  科普教育


研学具备“教育+旅游”跨界属性,能为乡村带来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及文化交流,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积极作用。

2019年,我县专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协同推进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具有嘉善特色的研学活动课程体系建设。同时明确了县级研学营地、基地的申报条件和认定程序,对提升和完善全县的研学资源提供了规范。

我县拥有较为丰富的研学资源。大云镇作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嘉兴市唯一的“红领巾小镇”,歌斐颂、云澜湾已被认定为省级研学基地,碧云花园被认定为市级研学基地;姚庄镇拥有市级研学基地民防体验馆,又新建“江小橘”乐园,吸引青少年走进自然、融入自然;西塘良壤有机农场提供生态有机果蔬,在慢节奏中感受大自然的馈赠;干窑推出“欢乐羊村生态度假村”,打造具有乡村韵味的亲子体验空间……在我县,每个镇(街道)都拥有研学营地或基地,涵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科普教育、劳动教育等,内容丰富。但大都分布于各村(社区),呈现出分布广、点位散的特点。各研学营地或基地各自为政,未能打破区域格局串珠成链,难以形成规模性经济效益和品牌性美誉度。

研学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旅游资源与研学资源的转化,充分开发和挖掘景区、景点的研学价值,是各方面、多部门共同努力的方向。


观·点

研学活动,聚拢了我县文旅融合发展的人气,也打开了一扇向外展示的“窗口”。我县研学营地或基地的分布图就是一张全县乡村旅游指引图。在乡村旅游方面,我们已经打造了桃源渔歌、甜蜜花海、魅力农旅等最美风景线,研学资源也应串点成线,与乡村旅游发展相辅相成。

乡村研学应成为链接、激活本地文化和周边产业的联结点,带动整个乡村恢复活力,打造与城市交融互补的发展模式。


编辑丨张霞蓉

责审丨薛林强  沈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