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黑板、十几张板凳,就形成了一个宣讲的课堂。今年以来,魏塘街道镇北社区党支部按照勇当“展示窗、试验田、桥头堡”精神要求,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担当活动。创新“群众式、串门式、点单式、创新式、落地式”模式,推出“小板凳课堂”,在社区全面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热潮,奏响了学习宣传的铿锵乐章。

2月27日下午,镇北社区“小板凳课堂”第一期在社区第五网格和美嘉苑小区拉开帷幕,谱写“前奏曲”。此次“小板凳课堂”的开设,是为进一步凝聚党员群众力量,将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宣讲融入居民日常,通过书记领学、居民点单、趣味问答、你问我答等形式,让党员、群众在学习中思考互动、重温初心,激发党员群众干事的动能。
此次“小板凳课堂”第一期,由镇北社区党支部书记吴轶群带头领学,四方结对党建联建单位成员和网格员、微网格长代表参加。吴书记带头领学二十大报告热词,以学习为切入点,加入议事、论事的环节,社区以“党建统领+协商议事”为抓手,用好“小板凳课堂”平台,化民事、解民忧,破解社区治理“最后一百米”难题。第五网格微网格长刘克群提出,因为和美嘉苑小区门头不明显,导致外卖、快递经常送不到或者送错,居民意见很大,多次跟物业提出意见,但是尚未有有效的整改意见。通过人员现场走访,发现和美嘉苑大门比较隐蔽,大门缺少明显的标牌,如果是第一次来的人确实很难找到,和物业现场讨论后,物业现场拍板表示,马上会出公告和方案,在大门上加装字,方便居民的生活。
居民有意见,“小板凳课堂”来解决。镇北社区积极打造“小板凳课堂”党建志愿服务品牌,将理论宣讲、政策宣传、听取民情、志愿帮扶等服务内容,从社区“会议室”搬到居民“家门口”,把“文件语”转为“家常话”,让广大党员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搭建起社区和居民沟通、交流、融合的互动平台,把党史学习与民事实际结合起来,将学习成效转化为为民服务的指南,切实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让“党的二十大精神”真正落地有声。

供稿:钟逸格
编辑:沈鸿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