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参加
5月25日是“世界预防中风日”。中风是常见且高发的脑血管意外,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特别是夏季,人体血液黏稠,有加剧中风的风险,需要注意做好预防。
今年62岁的黄女士在一周前出现身体一侧麻木的症状,家属第一时间把她送往县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经医生诊断,黄女士确诊为脑中风。经紧急处理,她的病情没有继续发展,目前已准备出院。“现在还好,昨天做那个造影检查也还好,接下来体重这块要控制一下,药也要吃,还要定期复检。”家属李女士说。
不过,不是所有中风患者都能像黄女士这么幸运。中风发生后的六小时,是脑血管再通的黄金时机,一旦错过极可能危及生命。“中风也称卒中,是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堵塞引起的脑组织损伤,通常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典型症状有偏瘫、失语,或身体一侧麻木。”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王庭欢表示,夏季和冬季是中风的发病高峰期,一旦发病,致死致残率很高,“卒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就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但现在还要加上一个不良的生活方式。目前,病房卒中患者呈现年轻化,40至50岁的患者也变多了。我接诊过最年轻的卒中患者是16岁,是一名在校学生。”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发病后应第一时间拨打120,赢得最佳救治时机。王庭欢呼吁大家记住“中风120”口诀,以便快速识别中风。“‘1’代表看到一张不对称的脸,如口角歪斜;‘2’代表两只手臂是否出现单侧无力,无法平行举起;‘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是否出现言语不清、表达困难,这些合起来就是‘120’。大部分的中风是可以通过危险因素的控制来实现早期预防的,比如高盐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都是已被证实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所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坚持的四大‘健康基石’。”王庭欢说。
编辑 | 陆丹
责审 | 帖海东 王晗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