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这家企业自主研发产品替代进口!畅销50多国!

14890727672848.png

↑点击参加

4月26日,位于干窑镇的双飞无油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迎来上市五周年庆典,新落成的总部大楼如一座灯塔,照亮了这家民营企业从“乡镇作坊”到“国际品牌”的跃迁之路。三十余载春华秋实,三十余载砥砺奋进,双飞集团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全球化布局为路径,在“小轴承”中书写了“大产业”的传奇。五年间,双飞集团完成了募集资金的使用,完成了研发中心的建立,完善了自动化设备改造……以年均11%的销售额增长、56亿元市值、80余项核心专利,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技术破局:“依赖进口”到创造“独一无二”产品

轴承虽小,却是机械关节的重要零部件;轴承虽小,却是“机械的关节”。2020年上市之初,双飞集团便锚定“技术突围”,每年将营收的5%以上投入研发,累计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实现国产替代。

“风力发电中的滑动轴承取代滚动轴承是双飞集团的重要技术突破。”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周引春坦言。早期国内风机轴承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滚动轴承,不仅成本高昂,且产量有限。双飞集团瞄准这一痛点,耗时一年多攻克滑动轴承技术,成为国内首家达到国际标准的风电滑动轴承企业。在无油轴承技术方面,公司组织了以院士牵头的技术团队,确定了高标准的研发技术目标,产品的干摩擦因数提升50%,产品耐磨性、使用寿命也大大超越现有水平,可以基本实现使用免维修效果。  

柱塞泵是工程机械的“心脏”,其核心部件是滑动轴承的摩擦盘,该类高档次产品一直以来是用进口材料生产,双飞集团通过技术研发,使生产的材料金相满足一级标准要求,产品适应的压力也提高了20%以上。这一突破直接助力三一重工、徐工等企业全面切换国产泵。

1993年开始,双飞集团就开始布局海外版图,到目前为止已扩展至50多个国家,而双飞在海外市场的突破始于“维修市场”,并逐步建立口碑。随着产品技术水平和品质的提升,先进主机市场的销售比例占主要地位。周引春坦言,“我们从维修市场切入,用十年时间证明‘中国制造’的可靠性。”面对国内同质化竞争,周引春态度鲜明:“双飞绝不参与恶意低价,我们只拼技术与质量。”

站在新起点,双飞集团提出“百年企业、百亿企业”的“双百目标”。依托新总部大楼的数字化工厂与研发中心的建设,企业将加速布局智能轴承、工业互联网等新赛道。“百亿产值是经济目标,百年企业是传承目标。”在周引春的愿景里,双飞将坚持“本地化深耕”,持续吸纳干窑镇居民就业,将企业成长与地方共富深度绑定。“我们绝不做盲目扩张的‘巨人’,而要成为有温度的‘百年老店’。”  


五年聚力:从“单兵突进”到“集群共荣”

作为嘉善县轴承协会会长单位,双飞集团以“链主”担当,牵头制定3项国际标准,30多项国家标准,联合30余家中小企业共建技术共享平台。“独行快,众行远。”周引春坦言,最初技术输出时,部分配套企业工艺不达标,双飞便提供材料进行“一对一”辅导,甚至共享订单。同时,双飞集团向配套企业负责材料提供和品质检验把关,确保品质一致性。

如今,本地企业滑动轴承的精度基本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年产值突破80亿元,此外,双飞设立“慈善冠名基金”,上市五年来累计捐赠251.8万元,帮扶困难群众723人次,助力乡村教育、医疗等公益事业。

结 语

从5万元起家到市值56亿元,从乡镇一隅到全球50国,双飞集团以“一款轴承”转动全球产业版图。五年上市路,印证了“坚韧创新,善行天下”的新时代善商精神。未来,这颗“轴承之星”将以更快的转速,在“中国智造”的星河中划出更璀璨的轨迹。


编辑 | 郁娜

责审 | 曹力 何雅军 张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