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笔锋划过2024年的卷轴,罗星街道在奋进的浪潮中砥砺前行,以实干为笔,以创新为墨,在时代经纬中编织锦绣华章。2025年的号角已然吹响,罗星街道正以昂扬的姿态,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奋勇攀登,在奋进的坐标系上镌刻新的刻度。一个产业布局日趋合理、科技创新活力迸发、城乡一体和谐相融、民生福祉有力增进、党建基石不断夯实的璀璨罗星呼之欲出。
在产业升级的赛道上,罗星正演绎着“百舸争流千帆竞”的生动图景。特色园区化身“梧桐树”,引来众多优质企业落地扎根;产业链条延展如“葡萄串”,形成了完整高效的产业生态系统,为罗星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过去一年,罗星实现规上工业产值98.8亿元,同比增长6.5%;完成规上服务业营收57亿元,同比增长7.9%;完成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7亿元,同比增长37.1%;实际利用外资1462万美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完成外贸出口48.7亿元,同比增长35.7%;新落地工业项目13个,其中产值超5亿元产业链腰部项目3个,引进服务业项目21个,其中超百亿项目1个、50亿项目3个,新增亿元以上规(限)上企业10家,并荣获2024年度嘉善县镇(街道)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展望新的一年,罗星街道将深入实施“经济发展提质年”行动,进一步激活产业内生动能。用足用好同济未来邨、智能装备产业园等百亩工业用地和1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等招商载体,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完善优质企业培育库,构建省“专精特新”、省“隐形冠军”,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深化实施商务楼宇“纳统升星上税”培育计划,力争新增星级楼宇、税收超亿元楼宇各1幢。高标准建设善城中心、星创广场等重点项目,推动楼宇经济“向高而行”。深化省级数字生活新服务特色街道建设,提升银泰、购嘉兴等骨干商贸流通企业发展质效。
2024年11月,国际超导技术领域传来重磅消息,将2024年IEEE CSC Carl H. Rosner奖授予罗星街道归谷园区赋同量子科技董事长尤立星,以表彰其在超导技术商业化方面的卓越成就。尤立星也成为该奖项自2010年设立以来,中国大陆地区首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他领导的团队取得了多项国际领先的性能指标,并制定了SSPD领域的国际标准,打破了依赖进口的局面。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24年,罗星街道坚持研培科技、聚引人才,创新活力加速迸发。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未来创新园和杭电嘉善研究院顺利开园,促进高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更广阔平台。全年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研发中心2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7家、市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家。归谷智造小镇被列入省级2025年园区精准服务中小微企业财政专项激励试点。完成国家级人才申报10人,“嘉善·长三角院士之家”进家院士14名,发挥院士引领作用,带动高端人才集聚,进一步提升了该街道科技创新领域的影响力。
春来潮涌东风劲,扬帆奋进正当时。展望新一年,罗星街道将坚持科技创新,打造人才集聚“星港湾”。发挥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未来创新园、杭电嘉善研究院等平台优势,力争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以上、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以上。强化企业引才主体作用,并依托“祥符英才”之家、“嘉善·长三角院士之家”等人才阵地,积极引育省级及以上高端人才、市级领军人才。
作为我县服务业主阵地,罗星街道澎湃的发展热潮给市民生活带来了实打实的改变与福利。2024年罗星街道新增了一处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阵地——洛克体育公园,内设篮球馆、保龄球馆、真冰场、健身房、儿童乐园等,不仅满足了周边居民运动、休闲、娱乐的需求,还为街道筑巢引凤、留住人才增添助力。
为居民提供优质、多元的公共服务,一直都是街道工作的重中之重。2024年,罗星街道不断加大对公共服务和民生事业投资力度,规范化、便民化、智能化打造的街道新便民服务中心和罗星成校正式启用。以中医熏蒸为特色的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南社区分中心开始运营,归谷亿力、和硕苑等6个巡回医疗点投入使用,进一步健全“1+4+多+N”四级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聚焦“一老一小”,构建全龄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中心开放床位使用率达到70%以上,老年病患者住院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医养融合更加紧密。持续深化“5分钟可及托育服务圈”建设,全县首个公建公营托育园——善城公寓托育园开园招生。
民生事业蒸蒸日上,美好生活不断加码。展望新一年,罗星街道将深入实施“共同富裕提优年”行动,进一步厚植为民服务本色。优化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提供好一站式医养结合服务。做好善城公寓、景园2个公建公营社区托育园以及5个公建民营社区托育园的招生运营管理工作,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普惠社区托育服务。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科门诊建设,发掘并建设2至3个可以辐射全县甚至嘉兴市的特色专科,同时加快启用归谷分中心。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范围,增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进一步完善“1+4+多+N”的四级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落实落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进一步提升民生温度。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新建或提升一批文化礼堂、企业文化分馆等文体阵地。围绕“文明星风”建设,加快形成“一村(社)一品”睦邻文化品牌,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让文化新风更加入心。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浪潮中,“美丽”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罗星街道鑫锋村的美丽经济正作为新赛道,顺势崛起。近年来,鑫锋村完成了从纯农业村,到“低小散”野蛮生长的工业村,再到“村美人和共富”音乐岛的完美蜕变。“重获新生”的鑫锋村,不仅蹚出了一条“乡村+景区+文化+特色农产品”的共富路径,还成为了浙北一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和美乡村“金名片”。
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2024年,罗星街道深耕城乡融合,绘就区域协同新画卷。完成了原中医院等6个地块拆迁工作和高铁新城112家安置户选房工作。同济未来邨配套道路验收通过并通车,启动纬三路、纬一支路等6条路网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服务网络,提升区域交通便利性。对嘉湖阳光花园、桂花里等4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临江社区、绿洲社区、子胥社区等5个第七批未来社区完成建设。成功创建2个“宁静小区”,其中金都上品为全县首个“宁静小区”。
在提升城市建设品质的同时,乡村也奏响了振兴发展的新乐章。8个城中村公建配套用房开工建设,投资715万元建成1166亩高标准农田,完成208亩耕地非粮化整治。“马家桥甜瓜”“三金大米”品牌附加值不断提升,“蜜天下”甜瓜获“2024浙江好甜瓜”优质奖,进一步提升地标性农产品品牌形象。同时,推动鑫锋美丽乡村运营,拉动综合经济效益500余万元,全年村均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285.12万元,同比增长7.47%。
蹄疾步稳以致远,勇毅笃行谱新篇。展望新的一年,罗星街道将深入实施“城乡风貌提档年”行动,进一步推动城乡颜值蝶变,全方位提升宜居宜业水平。重点谋划好沪嘉城际归谷站区域规划布局,与归谷特色小镇建设有机结合,打造城西西片“金名片”。确保有机更新二期等项目年内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推进归谷雅苑周边配套道路、灵秀大厦等工程建设,吸引更多基础生活配套主体入驻。积极推进玉兰、柳洲、李家3个社区申报2025年省级未来社区创建。统筹乡村振兴固基,书写城乡融合“星篇章”。推动“三合”模式迭代更新,拓展销售渠道,进一步打响“三金大米”等地标性农产品品牌。推动明康汇生鲜基地、归谷枸杞育苗基地等农业项目多点开花,为农民增收开辟新路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聚焦特色产业、土地经济等重点,实现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增长5%以上。做好一里谷等农业主体服务工作,加大农业招商力度,挖掘农业经济数据潜力。
在罗星街道江南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对哪家有准备高考的学子、哪家有需要托育的小孩、哪家有邻里矛盾纠纷等情况了如指掌,能迅速提供精准服务。这得益于罗星街道创新推出的“一户一表”工作机制。它有效解决了基层治理与服务中底数不清、协同不足等难题,构建起问题需求精准收集、高效处理、及时反馈的闭环落实机制,进一步推动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基层治理精细化。
党建强,则发展强。2024年罗星街道全方位夯实党建根基,开创党建“星格局”。组织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凝聚起全员奋进的强大共识。3个党群服务中心全新启用,5个完成改造提升,和合社区、城南社区获评省级“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社区)。持续开展“星育成才”“领雁论坛”等培训,加强干部选优培优。以正风肃纪为重要抓手,通过开展专题讲座、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廉政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展望新一年,罗星街道将深入开展“党建引领提升年”行动,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政治建设为核心,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明确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及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提升党委决策科学性。持续凸显“两新”党建特色,聚焦商圈楼宇经济,全力打造江南邻里中心商圈“两新”党建品牌。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全方位提升干部队伍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已见繁花结硕果,更立壮志谱新篇。新的一年,罗星街道将以闻鼓而进的状态,赢得项目落地满堂红;以勇挑大梁的姿态,加速三产服务攀新高;以深耕厚植的心态,下活共富平安一盘棋,为嘉善“双示范”建设贡献更多罗星力量,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展现更大担当。
编辑 | 沈娜
责审 | 薛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