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地嘉人善
嘉善既有善之美名
亦有善之基因
更有善之传承
嘉善传承先贤
抱朴守正、忠孝仁爱
追求卓越、勇毅刚正的
“大善”文脉
孕育着
人心向善、从善如流
行善积德的人文底蕴
“善文化”已成为
嘉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源泉
自启动“善文化”人文品牌培育以来
十二年间
“善的基因”在嘉善传承不息
满城荡漾善文化
一起来看12件标志性事件
↓↓↓
启动“善文化”人文品牌培育
2012年4月17日,嘉善县委正式发文,启动“善文化”县域人文品牌培育。
2014年“善文化”建设被中央文明办列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工程。
2015年荣获浙江省第三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
2021年入选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典型案例清单。
2022年荣获浙江省首批文化标识建设创新项目。
2024年入选《浙江省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案例集》。
2012年9月,举办首届“感动嘉善—善人善事”暨道德模范评选,12年来,共组织开展了9届“感动嘉善—善人善事”暨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获评中国好人13人、省级道德模范和浙江好人45人,推选市县级各类榜样典型800多例,在全社会弘扬了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
2012年起,以善为核心要义,编撰出版《满城荡漾善文化》《了凡与善文化》《善的教育》《论善》《嘉善历史文化名人丛书》《柳洲文丛》等系列丛书,构建以“善源、善政、善育、善风、善行、善居”为内容的“善文化”理论体系。
2012年起,举办6届全国“善文化微散文”创作大赛,参与人数逾300万人次,并出版《生命的常数》《温暖的白棉被》等“善文化”唯美绘本;
2014年起,举办9届“孙道临”命名的微电影大赛,推出佳作106部;
2018年起,举办5届“善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创作设计文创产品1008件。


2013年以来,将“善文化”融入城市视觉与文化阵地建设,先后建成嘉善好人馆、嘉善博物馆、嘉善图书馆、诚信文化示范街区、善城智慧书房、文化礼堂等一批文化阵地。入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建成158个“10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实现城乡一体化全覆盖。
2016年以来,举办了“慈善孝贤”暨了凡善学思想研讨会、嘉善宝坻吴江三地了凡善学思想论坛等活动25场,300多名专家学者参与,发表学术文章84篇。2023年启动“善行天下——袁了凡”全国巡展,赴天津、四川、广东等地展出,并在嘉善博物馆常设“善迎天下——袁了凡”展览。
2017年9月,发布“积善之嘉”志愿服务品牌,体系化、制度化、常态化推动全县志愿服务建设。截至2024年底,共有注册志愿者12.54万,年人均志愿服务时长18.3小时,每万人活跃志愿者率为13.6%。爱在善医、蓝天救援队等志愿团队广受赞誉,“有时间做志愿者,有需求找志愿者”成为广大居民的共识。


举办嘉善·善文化主题活动
2017年10月,以“满城荡漾善文化”为主题,举办首届“善文化节”,连续8年开展“善文化”弘扬传播系列活动,县镇两级组织开展“新老融合筑善城 五湖四海一嘉人”主题活动、百姓名嘴宣讲、慈善公益集市、姚溇母亲节、邻里品善宴等特色活动2000余场,形成了一定区域影响力。

成功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2020年11月,嘉善县正式被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自创建以来,从街头巷尾到景区,从千家万户到酒店餐馆,从城市到农村,嘉善人用点滴文明好习惯弘扬新时代文明风尚,共同绘就一张“全域文明、全域秀美”的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美好图景。


2020年起,精耕细作嘉善历史文化名人资源,成立嘉善县名人与乡贤文化研究会,先后举办纪念吴镇诞辰740周年、纪念孙道临诞辰100周年、纪念先贤姚绶诞辰600周年、纪念顾功叙先生诞辰115周年、纪念袁了凡诞辰490周年、纪念顾锡东诞辰100周年等活动,推出“乡国情怀——张天方先生文物史料展、牛鼻子鉴古发今——向我的创造者黄尧献上敬意、从江南走向世界——张大千文献展、一首诗的纹路——孙道临电影艺术展”等特色展陈,持续扩大嘉善历史文化名人群像社会知名度。


创新发布“善文化”指数
2021年以来,持续发布“善文化”年度指数,通过数字量化的方式,对县域精神富有、城乡文明融合等方面进行整体评价,形成“5+14+56”的三个层级指标体系,全方位展现“善文化”建设成效,为其他领域的科学决策提供量化数据。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新发展阶段浙江嘉善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建设方案》,提出弘扬“善文化”县域人文品牌。嘉善县将新时代“善文化”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10张金名片之一重点推进,细化制定三年行动方案,从“溯善源、育善念、崇善德、乐善居”4个层级,致力于打造“文化创新先行地、文化治理新高地、精神富有示范地”。
一座城市的正能量
离不开善的力量
放眼未来
善迎天下
在“双示范”建设征程中
嘉善将为这一“金名片”
不断注入时代精神
为“双示范”建设
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
编辑 | 汤纯凤
责审 | 丁珩 顾燕